尊龙凯时

成都日报:小地方的大手笔

2017年-10月-12日 来源:成都日报
编者按:
  一个18岁的青年,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全身深二度烧伤面积将近70%,在某大型医院救治陷入困境,曾一度让孩子绝望,想放弃治疗,可他们在郫都区人民医院成功找回了希望。这名18岁青年的成功获救,依赖于该院烧伤科采用的目前最为先进的再生医疗技术。烧伤科学科带头人付子俊教授通过药物敷料激活干细胞的生长,让整个组织和皮肤实现全程再生。
  郫都区人民医院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烧伤创疡治疗培训基地”,该院烧伤创疡特色专科对于应用烧伤创疡再生医疗技术治疗各类烧伤、烫伤、外伤导致的擦挫伤、撕脱伤、钝挫伤、各类溃疡、糖尿病足等,以及所有皮肤病造成的皮肤损伤的创面治疗,各类手术后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伤口不愈、瘢痕疙瘩等,具有丰富的经验。
  目前开展的烧伤创疡再生医疗技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及深度烧伤不留疤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集中了付子俊、王乡宁等一大批具有十年以上经验的再生医疗技术专家。在再生医疗技术的推广上,郫县人民医院也已经走在了全市前列,在西南地区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小地方的大手笔

郫都区人民医院剑指三甲,快速发展足以成为“郫都样本”


□ 邓晓洪 刘红梅 文/图

  一个18岁的青年,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全身深二度烧伤面积将近70%,他在一家知名大型医疗机构治疗两个月后,因烧伤创面愈合不佳,又出现手和颈肌肉挛缩,情况越来越不利。家属选择了转院,转去的地方,是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烧伤科。

  按照惯常的思维,病人转院,都是从下级医院转向上级医院,如果在普遍认为的高端医院再无法救治,那就“认命”了。然而,这名烧伤患者选择的“逆向转院”,为他赢得了命运转机:在郫都区人民医院烧伤科,专家团队使用最先进的治疗手段,让他全面走向康复。

  从区域规模看,郫都区是个小地方。作为一所县级医院,郫都区人民医院却在最近两年不断“挑战”并打破着城市大型三甲医院由来已久的技术和信任的“垄断威权”,而且,该院已经启动创建“三甲”的工作,让自己也成为高级别的综合性医院。

  在国家推行医疗卫生“强基层”的背景下,人才的引进和成长、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让该院不断变得“强而壮”,除了让病人主动留下外,其快速发展的轨迹足以成为“郫都区样本”供人分析,为分级诊疗的推动提供参考。

人才的“爆发式增长”

  “引”和“培”并重,聚集起该院发展深度

  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成功晋升为三乙综合性医院,其实也就是最近几年的事,但这家医院所呈现出来的惊人爆发力,让同行都感到惊讶。屡屡受到媒体关注的疑难重症抢救频频在该院发生,让该区域以及周边地区群众建立起安全感,“再也不用跑大医院了,郫都区人民医院就是大医院。”

  最近较典型的案例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烧伤病人,在某大型医院救治陷入困境,曾一度让孩子绝望得想放弃治疗,可他们在郫都区人民医院成功找回了希望。这名18岁青年的成功获救,依赖于该院烧伤科采用的目前最为先进的再生医疗技术,烧伤科学科带头人付子俊教授通过药物敷料激活干细胞的生长,让整个组织和皮肤实现全程再生。

  付子俊教授及其弟子、烧伤专家王乡宁于2015年初是以人才引进的方式入驻郫都区人民医院的。为了引进付子俊,郫都区人民医院付出了几年的努力,医院对人才的渴求与尊重最终打动了这名全国知名的烧伤专家,他和弟子王乡宁到来后,仅用两年时间,便用治疗烧伤疮疡但不留疤痕的技术,让烧伤科成为远近闻名的“名科”。

  人才的引进,成为郫都区人民医院快速发展的一条暗线。除了付子俊和弟子王乡宁的引进在较短时间内打造出一个知名烧伤科外,妇产科专家黄武的引进则打造出了一个强势的妇产科。黄武很年轻,今年只有43岁,他原是绵阳市人民医院的妇科主任和产前诊断中心主任,同时担任成都医学院副教授,有着20年的妇产科临床经验,曾主持参与了三个省卫生厅科研项目,并发表了多篇相关学术论文。他所带领的团队,曾被授予“省级重点专科”。和付子俊一样,郫都区人民医院“追求”了他好几年,他到来后,迅速开展起了多项新技术,让很多疑难重症病人不必再转送到中心城区大医院,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引领下,整个妇产科不断取得突破,向“名科”发起冲击。

  今年初,郫都区人民医院再度出击,吸引来青年麻醉专家李军祥,他到来后,协同科室技术骨干,先后成功开展多例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置管和神经阻滞麻醉,率先实施了精准麻醉,开创郫都区“可视麻醉”新纪元。

  在郫都区人民医院,人才引进,仅仅是力促医院快速发展的措施之一,他们 “引”和“培”并重,实现“两条腿”并迈。

  医院提供的一个人才数据显示,2014年以前,全院高级职称专家仅53名。但从2014年开始,通过之前潜心多年的培养,高职称专家达到104名,如此“爆发式增长”让人惊叹,由此可见在人才的培养上,该院“蛰伏”了多久!该院负责人称,对人才的培养,如今仍在继续,“我们的规划是,到2020年,正高职称专家要达到20名以上,副高职称专家要达到150名以上,以人才为后盾,保障医院持续快速发展。”

“人才长线”的厚积薄发

  多年的人才经营,显现出一鸣惊人的效果

  推行分级诊疗,做强基层医院,人才的拥有是一条基本要求。如同今年引发全国关注的在多个城市上演的白热化人才争夺战一样,医院也在想方设法招揽优秀人才,为发展提供动力。

  在成都乃至四川的医院序列,郫都区人民医院在人才的储备和吸引上,却提前多年放了一条“长线”,以至于该院能够在国家推行分级诊疗政策后迅速崛起。事实证明,该院院长刘天虎带领的团队,采取“引”和“培”并重的策略,经过多年不动声色的经营所起到的效果确实是一鸣惊人的。

  “长线效应”,呈现出的厚积薄发式的惊人效果,从新技术上可见一斑。在此,我们按时间倒推的方式简单陈述一下:

  今年9月初,该院公布,肾内科成功开展连续肾脏代替治疗这种新技术,提升了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各类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相比传统血透治疗,其血流动力学稳定、溶质清除率高、生物相容性好、副作用少等优点,使其已成为各种危重病救治中最重要的支持措施之一;

  今年6月17日,该院疼痛科成功开展了腰交感神经射频热凝术,该项技术在CT引导下仅用类似绣花针的穿刺针治疗的微创手术,让受到长期疼痛困扰的病人在短时间摆脱疼痛折磨,且未见副作用和并发症;

  今年3月,该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实施郫都区首例三维电解剖标测引导下的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术,让此类患者不必走出区域就能得到安全有效治疗;

  今年2月中旬,先后成功开展了多例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置管和神经阻滞麻醉术,彻底改变了传统麻醉术单靠经验盲探穿刺的方法,精准麻醉的实施,开创了郫都区“可视麻醉”新纪元;

  今年2月初,该院胸外科和放射科成功应用术前CT引导下金属钩穿刺定位技术结合电视胸腔镜手术,解决了2厘米以下早期肺癌术中准确定位的难题,为多名磨玻璃肺结节的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

  其实,这里列举的,仅仅是其中极小部分。最近两年,郫都区人民医院仅见诸媒体的新技术就有数十项,每一次新技术项目的投入实施,背后都是医院相关临床科室耗费多年的人才和技术的积淀。

  新技术对病人、对患者究竟有多重要?通俗地说,如果没有这些技术的开展,那些病人必须舍近求远,前往城市大医院,在痛苦与焦虑当中排队、等待,耗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而郫都区人民医院帮助患者及家属化解了痛苦与烦恼。

全院动员“找短板”

  临床项目的梳理,让各科室发展方向豁然开朗

  人才和技术的积淀与爆发,在郫都区人民医院演绎出持续不断的风云变幻故事。“如同多年前种下的一粒种子,经过发芽和生长之后,如今正在成为参天大树。”该院科教科的负责人如此比喻。

  院长刘天虎是名心内科专家,在他的带领下,郫都区人民医院心内科2011年便成为市级重点专科,2014年成为省级甲级重点专科。心内科的快速发展,在该院内科系统已然产生连带效应,使内科系统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人才带动科研,科研带动技术,技术促进临床,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发生得顺理成章。

  于是,在2016年下半年,一场几乎不为人知的大动作在郫都区人民医院内部又激荡开了,这个大动作,就是刘天虎院长“搅”起来的“找短板”行动。

  刘天虎在这项行动中的指向非常明确:全院所有临床科室,必须对照上级大型三甲综合医疗机构寻找自己的短板,“首先,按照各个科室涵盖的亚专业,梳理出我们在做哪些项目,哪些项目还没有做,与别人相比我们有着怎样的差距,出现这个差距的原因在哪里;其次,在找到‘短板’后,在按规范开展常规技术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发展新技术,为老百姓提供安全的、高质量的治疗。”

  心内科主任余朝萍说,“找短板”行动的开展,让全院上下顿觉紧张,“我们临床本来就很忙的,大家只能抽空余时间来梳理各个治疗项目,寻找自己的短板。”她说,尽管紧张而辛苦,但工作卓有成效,“我们在去年的时候就快速梳理出部分尚未开展的技术,并且迅速采取技术攻关措施,比如,在梳理之后,我院首例三腔起博除颤器植入术在去年11月就获得成功,为我区心衰患者提供了治疗新选择。”

  科教科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全院20多个临床科室完成了短板梳理,“消化科、呼吸内科等科室做得非常好,梳理出的材料厚厚一摞。以前医院大会小会要求科室要发展,但一些科室不知道如何发展,这一梳理,发展目标突然就明确了,纷纷行动起来,去弥补不足,发展新技术。”

正是建立在“知己知彼”的明确的发展目标基础上,今年9月初,刘天虎院长在一次大会上就医院晋升三甲进行了动员,医院开始向着更高层次目标迈进!

促进学科发展的大手笔

  3年3600万!为群众打造生命健康的安全屏障

  近年来,郫都区人民医院在医疗科研工作上的重视程度超越了以往任何时候,以期获得医院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他们将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以科研促学科发展,建设科研团队,搭建良好的科研交流平台,保障医疗技术稳步发展,从而为提升区域医疗技术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4月,该院公布的一条消息:他们有5项省级课题获得省卫计委批准并立项,在全省区(县)级医院中名列前茅。科教科科长吴多江说,为了促进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的发展,“今年全院共有20多个学科参选院内的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最后确定了7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和6个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吴多江说,为推动学科和专科发展,医院动了“大手笔”:从今年开始,三年投入3600万元!

  就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郫都区人民医院的经费支持是这样的:7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每年配套经费100万余元,6个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每年配套80万余元,经费的80%用于硬件改善,20%用于人才培养,“三年后,我们将对这13个重点学科和专科进行评估,如果评估不合格就拉下来换别的,以竞争的方式来推动。”

  3年3600万!如此高额经费用于学科发展,在全省区(县)级医院中绝无仅有,这个罕见的大手笔,昭示着郫都区人民医院突飞猛进发展的决心。

  “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人民的健康利益。国家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发展政策,是要让我们为基层老百姓服好务,尽可能解决他们的疾苦。在其位,谋其职,看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这就是我们全力实现快速发展的根本理由。”郫都区人民医院院长刘天虎说。

尊龙凯时